可视化日常管理 VM/DM
Visualize Management & Daily Management
每一年都要有改善和突破,才能实现增长;每一年都要把改善和突破转化为日常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所谓日常管理,不是企业内部通用的规章制度,而是一种P (计划)、D (行动)、C (检查)、A (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第一,经营各板块要有口径一致的可以量化的目标;第二,能够定期统计出业务数据,并进行可视化管理;第三,计划与实际出现显著差异时有人立即响应,生成处理异常的行动计划;第四,行动计划的结果有人追踪,能够评估其效应及调整行动;第五,如果短期行动计划取得即时性成果,要适时调整经营运行的主要流程,使应急性处置转化为组织的一种持续能力。
有了日常管理的组织才有可能进入持续改善的阶段。改善的本意是改(把错误的做对)和善(把标准提高),是一种自我高期许的持续进步,改善过程是把具备日常管理基本素质的员工往更高要求更高成就道路上引领的过程。有些企业对人才只做筛选不做改变,但其实再优秀的人才也都需要在新的组织文化氛围里打碎、融合、再造,持续改善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让优秀员工看到进步阶梯,体会到有组织成长的乐趣。
优秀企业内部人才精力分配要有自身结构:越是靠近作业层,越要把精力时间放在日常管理这个基础性工作上;越是中层往上,则越多地把精力时间放在改善事项上;越是高层岗位,则越多地把精力时间放到创新突破上。创新突破不仅是新产品研发,实际上包括所有业务板块做那些过去没有尝试过,但因公司战略部署需要去尝试的新事项。可能发生在研发部、销售部,也可能发生在运营部门、供应链管理部门,甚至后台部门。创新突破不需要全员参与,往往是以特种部队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要求参与者不仅要有进取心、执行力和精进改善的心态,还要有好奇心、资源整合能力和积极信念。
以团队为基础,按照固定的频率而进行的可视化管理,严格地执行以推动关键指标在现场的改善,当指标偏离正轨的时候,团队可以快速地识别问题并采取纠偏措施。
一个完整的日常管理系统包括:
标准作业(领导标准作业和SOP审核)
运营控制和审计流程(现场巡视、检查表、审核、检查)
沟通和问题解决生态系统(问题管理、升级流程、有效沟通、每日例会、分层会议)
持续改进方法(改进机会、行动计划、根本原因分析、PDCA循环)
绩效管理(可视化管理、SQDIP行动清单、KPIs分析)
DM 三大要素
- 3秒钟原则(只要在看板前花3秒钟时间就知道业绩做的好还是不好,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找到衡量我们日常管理成功与否的核心指标;实物看板的目视化效果好;实物看板在现场,员工可以看到团队在解决问题);
- 对策(对于任何没有达标的部分,都有明确的对策,时间,责任人);
- 趋势(我们的业绩是变得更好了,还是更差了)。
日常管理对企业来说是最基本、最实用的管理工具,因为没有它我们就看不到问题。通过建立和使用日常管理,团队可以实时知道他们是否能达到小时产能、当日目标、销售目标、收入目标,以及客户关注的质量、交期等其它关键绩效指标。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调整航向,避免陷入不利的境地。
通过管理过程来确保目标的达成,我们需要在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部门都建立起一个能够马上暴露问题的目视化日常管理系统,同时培养出一个愿意发现问题并结构化解决问题的团队。